一、商城,不只是“顺手带货”那么简单
以前提起“酒店小程序”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查房、订房,顶多能加个早餐或者停车券。但你可能没注意到,现在不少酒店的小程序里,已经悄悄变成了一个“生活超市”:
民宿主卖自己酿的酒
商务酒店卖办公服务
度假村直接上架冲浪体验、手工艺课程
这一切的背后,其实都是因为他们在用支持总商城和单店商城的系统,用一句话解释就是:平台管平台的事,门店管门店的货,两头都赚钱,体验还不打架。
二、什么是总商城?简单说,就是平台官方店
在多商户系统里,总商城就是平台方亲自运营的“旗舰店”。上架的商品多是统一采购、统一包装的标准类产品,比如:
全国通用的旅行好物(收纳包、毛巾、洗漱套装)
联名商品(和某个咖啡品牌合作的保温杯)
虚拟权益(订房券、延迟退房券)
这些商品的特点是量大、稳定、易复购。对平台来说,这是个很适合做品牌、赚毛利的模块。它不依赖某一家店,整个平台都能卖。也正因为是“官方出品”,客人更容易信任,购买转化率也更高。
三、单店商城是什么?说白了就是门店“自己开的小摊”
每家门店其实都能做点小生意,问题是之前没地方卖。单店商城解决的,就是这个“自己拿资源变现”的事儿。
比如:
山里民宿主人做了点自家腊肉、香包,放在小程序卖,客人退房时顺手带走
海边酒店卖浮潜体验、日落摄影包
城市精品酒店可以卖月卡、夜宵套餐、会议服务、茶歇预订
系统后台直接开放给门店负责人,上传商品图、写说明、设库存、改价格,全都自助搞定。平台只管设置哪些品类能上、是否审核,既放权又不失控。
四、用户下单体验统一,后台分账清清楚楚
重点来了,可能你会问:那我下单买了两个东西,一个是平台卖的,一个是民宿自己卖的,系统能分清吗?
当然能,而且一点都不复杂。
用户看到的界面很干净,只看到一份订单,一次支付。但在后台:
系统会识别出这两个商品分别属于不同商户
自动拆成两笔子订单
付款到账后,平台的那笔进自己的账户,门店的那笔转给他们
如果设置了抽佣比例,比如平台抽 10%,系统也会自动扣掉并生成记录
简单说:用户轻松下单,商家安心收钱,财务一眼对账,谁都不烦。
五、商城不只是卖货,更是“运营工具”
很多人觉得商城是“附加功能”,其实在运营上,它完全能“挑大梁”。
比如你平台搞一个“新春礼包”,内容包含:
两晚房 + 早餐券 + 地方特产礼包
总商城卖礼包,门店配货配送
客人入住前就能收到推送,提前感受节日氛围
活动结束系统自动出数据,哪个商品卖得最好、哪个门店配货最及时,后台都能查
这时候,商城已经不只是卖点洗漱包那么简单了,它在支撑你的内容策划、促销执行、会员拉新、数据复盘,是全链路的增长触点。
六、总商城和单店商城还能怎么联动?举几个实战例子
1)“平台选品,门店分销”
平台挑选好一批优质商品,让各个门店“认领”,门店可以根据客群自行设价。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卖通用快消品,像矿泉水、洗护组合、零食包,门店省事,平台多渠道出货。
2)“门店特色,平台带流量”
如果某家民宿的咖啡豆特别受欢迎,平台可以把它上架到总商城推广,扩大曝光,再按比例分账。门店省了推广成本,平台多了爆款内容,一举两得。
3)“商城券+订房联动”
平台可以设计“满房赠券”“商城满减券”,甚至是“订房加1元得礼包”。这些操作都能在后台一键配置,灵活组合,哪怕不懂技术的门店老板也能自己搞促销。
七、门店也能从商城里“活”起来
别小看这套系统,很多门店原来只会接待住客,现在通过单店商城开始探索:
变成“社区便利店”卖日用品
变成“短租体验店”卖一次性清洁服务
变成“民宿运营中心”卖品牌授权和加盟服务
系统让门店有了经营空间、有了销售工具、有了客户触达渠道。说白了,就是不光靠“住”,还靠“卖”挣钱。
结语
“总商城+单店商城”的组合不是谁抄谁的套路,而是多商户酒店平台在摸索中自然演化出的商业解法。它让平台有中心、有策略,也让门店有操作空间、有收入抓手。
在未来,小程序里的“商城”一定会从一个小角落,变成酒店平台收入结构中的重要一环。与其等OTA动手,不如自己先掌握主动权。
如果你正在搭建平台型酒店系统,这一模块,请一定重视起来。下一波增长,说不定就藏在你没好好运营的商城里。